• 论坛首页
  • 我的丁香客
  • 找人
    查找好友
  • 更多
    丁香园
    丁香通
    丁香人才
    丁香会议
    丁香搜索
    丁香医生
    丁香无线
    丁香导航
    丁当铺
    文献求助
    医药数据库
    丁香诊所
    来问医生
登录 注册

心血管

关注今日:3 | 主题:871045
论坛首页  >  心血管专业讨论版   >  专题讨论
  • 发帖
    每发1个新帖
    可以获得0.5个丁当奖励
  • 回帖

分享到:

  • 微信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• 微博
  • 丁香客
  • 复制网址

降压治疗是否应设低限?你的答案是什么?

  • 只看楼主
  • 页码直达:
  • 直达末页
楼主 丁香心血管频道
丁香心血管频道
心血管内科

频道编辑

  • 3
    积分
  • 3839
    得票
  • 2404
    丁当
  • 1楼

本文转载自心血管时间

作者: 心心、吴毅程


回顾各大指南,似乎都只专注于对降压目标上限的界定,当血压高于一定目标值时即可开启降压治疗。


然而,针对降压过程中,血压究竟降到多少比较合适,要不要设定一个低限值在临床仍有争议。


强化降压的意义已获认可


已有研究表明,明确诊断高血压患者,无论基线血压值为多少,积极的降压治疗均可使其获益。且下列 3 项研究也不同程度明确了强化降压的意义。


ACCORD 研究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,证明相比于收缩压 < 140mmHg,强化降压至收缩压 < 120mmHg,患者主要终点事件无明显降低,但卒中事件的发生降低。


SPRINT 研究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,并排除了脑卒中和糖尿病患者,结果证明相比于收缩压 < 140mmHg,强化降压至收缩压 < 120mmHg 可显著降低终点事件的发生。


SPS 研究主要证明 ≥ 75岁患者,收缩压 < 130mmHg 可显著降低致残性/致死性卒中风险。


随着强化降压相关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,各大指南也进行了相应调整,均强调了高血压治疗中强化降压的意义,但却对降压的低限避而不谈。


降压究竟是否应设置低限?


现有针对不同人群的 4 项研究,结果均提示:降压过低,心血管风险反而增加。


INVEST 研究主要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,结果证明收缩压 < 110mmHg 和 > 150mmHg 同样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。最佳降压范围为收缩压 120-140mmHg。舒张压同样,最佳舒张压范围为 70-90mmHg。


TNT 研究也证明舒张压 < 60mmHg 或 > 100mmHg,心血管事件增加,最佳降压范围为舒张压 70-90mmHg。


ONTARGET 研究主要针对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(有或无高血压),而 VALUE 研究主要针对高危高血压患者,两项研究得出相同结论:无论血压过高或过低,终点事件的发生均增加。


此外,针对有心血管病史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,与舒张压 70-89mmHg 的受试者相比,舒张压 < 70mmHg 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增高数倍。


总结


现基本明确,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性之间存在着「J 型曲线」关系,既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后,过高或过低的血压均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。


目前 J 点的位置尚未明确,受到年龄、患病时间、危险分层、伴随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。


对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,或许确定血压低限并不重要。但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,既要积极控制过高的收缩压,又要避免舒张压过度降低。


此时应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,个体化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血压低限,有助于更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。



因此,降压治疗应该设置低限!



今日话题


对于设置血压低限,你的看法是什么?


本文参考北京医院刘蔚教授长城会上发言

  • 邀请讨论
  • 不知道邀请谁?试试他们

    换一换
2019-12-05 20:44 浏览 : 1602 回复 : 4
  • 投票 4
  • 收藏 38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逃离东北也许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!
苏州阿明
苏州阿明
心血管内科
常驻站友

  • 7
    积分
  • 503
    得票
  • 504
    丁当
  • 2楼

降低血压的低限应该因人而异。各人的血管硬化情况不同,降压的程度就应该不同。例如老年人血压降至150以下即可,巳经列入指南。又例如一个巳经发生过脑梗的病人,血压可以降低稍放宽一些。


2019-12-05 22:57 来自 iPhone/iPad客户端
  • 投票 1
  • 收藏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关于调剂你了解多少?
dxy_jqbsh5p9
dxy_jqbsh5p9
内分泌科
入门站友

  • 0
    积分
  • 1
    得票
  • 1181
    丁当
  • 3楼
学习
2019-12-08 20:04 来自 Android客户端
  • 投票
  • 收藏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乡镇夜班感慨
yzgfreebird
yzgfreebird
内科
铁杆站友

  • 24
    积分
  • 398
    得票
  • 1077
    丁当
  • 4楼
血压底限应该也有年龄区别。对老年人而言,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,血压过低,容易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,甚至诱发心绞痛,脑梗死等,所以老年人血压一般不宜降得过低。并且老年人本身预期寿命也不长,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相对来说不划算。高血压指南也说了,对有些75岁以上的高血压老人,血压控制可以放宽。
但是对年轻人或中年人来说,动脉粥样硬化没有或者较轻,血管弹性好,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小。再者轻中年预期寿命长,需要保证以后生活的生活质量,避免并发症,所以血压还是需要控制更严更低。
2019-12-09 05:11 来自 Android客户端
  • 投票 2
  • 收藏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法医学专业为何仅限男生???有网友爆料华西法医转专业只招男生

关闭提示

需要2个丁当

丁香园旗下网站

  • 丁香园
  • 用药助手
  • 丁香通
  • 文献求助
  • 丁香人才
  • 丁香医生
  • 丁香导航
  • 丁香会议
  • 手机丁香园
  • 医药数据库

关于丁香园
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丁香园标志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加盟丁香园
  • 版权声明
  • 资格证书

官方链接

  • 丁香志
  • 丁香园新浪微博
引用回复